-
满意度: 0 分
musiXboy老师你好,我一直在看你写的文章,你的文章给我很大的帮助.
我看了你写的效果器之混响篇1.2.3.4.篇后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懂.比如你在【2】里面写了反转混响的,图形上好像是只反转一个声道吧,可是后面【3】里面你又说保证一个正确的反转混响要是立体声的,这个我搞的不是太清楚,可以告诉我你的QQ吗?我的是117209074,我会一直关注的文章
-
满意度: 0 分
我觉得有设计上的缺陷: 1、各Mapping之间只可以用Value来选择,有时不方便,应该可以设置成用A1-A8以及B1-B8来切换。 2、只有Octave,没有一个个Semitone,有时不方便,特别是对C调王来说甚至是一种灾难。当然电脑方可以选择,但作为主控键盘,没有把这个考虑在内实在有点…… 3、一直没有明白0号Mapper有什么作用,又不能保存的
-
满意度: 0 分
还有,DUET的中频,尤其是400-2000HZ的表现,可能用惯RME800这种猛输出的同学会不习惯。它的中频显得非常平滑,甚至你可能会觉得软。但我个人比较喜欢平滑的反应,甚至是平滑得听啥都显得有点干,这样我在处理混响甚至失真效果的时候更容易把握分寸。 另外,有同学可能会质疑我前面说的8KHZ以上的频段反应真如此重要么?如果你经常遇到大动态的声轨、尤其是预告片之类的,或者是大量失真音色的音乐,8KHZ以上的良好频响和一对好监听会是决定性因素。
-
满意度: 0 分
用了一天下来,感觉非常好。和RME800比,它的高频解析度和窜升能力明显要强,最重要的,这种高频的解析度和频谱结果是我所有audio i/o里最吻合的。很多卡的高频很不错,但其实8k以上的频率分析能力非常弱,多数时候你感觉它们也很强,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输出电平要比一般的卡大,RME系列就属于一个典型。在同样播放音量测试比较时候,RME800的高频羸弱问题立即就凸显出来了。 再来看低频,RME800之类的卡在40HZ以下都显得颗粒感不够了。然而,目前以美国大片为群众审美标准的声轨里,40HZ以下的动态(主要是attack和decay两段的表现)尤为重要,因为低频的延伸很容易导致整个200HZ以下显得比较浑浊。而DUET让我听到了明确的、40HZ以下的attack和decay变化,即使是多层次的频繁出现也都很轻松。对了,是“松弛”的弹性反应,这比较难能可贵的。就好比你用一台6000元以下的重低音和一台10000以上的重低音在比较。6000元级别的重低音只能给你一层重低音,你很难感觉到它的细微层次和错落的变化,但是万元级的重低音则能呈现无疑。 我测试比较的是Genelic 8030监听,RME800和DUET都连入Big Knob输出进监听。当然,这里的比较是纯粹主观的,没有经过仪器测试监听结果。但是以我这样喜欢观察频谱,并且收集声卡有瘾的人来说,这块DUET很值啊!东西只有巴掌这么大,但是沉颠颠的,用料应该很足。 当然,它绝对不会是使用了APOGEE 200的DSP和DA,使用Symphony和Ensemble的DA和DSP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是符合APOGEE的定价策略的。
-
满意度: 0 分
Omega的兄弟 Lambda可以脱离电源,独立USB供电,并且使用的是和Omega完全一样的话放单元(单元来自于著名的dbx386),价钱也便宜一些,2千多钱
-
满意度: 0 分
十四条评论了,没有一条是针对键盘本身的,
都是互相漫骂,瞧不起,这就是我的同胞们
写个评测而已,又不是日本当间谍去了,
还什么日本枪手,你丫牛逼把你所有家电
拆开把里面所有的日本零件砸了再来说话
写个文章而已,居然上升到民族问题,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