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意度: 0 分此声卡win 7 64位系统下,蓝屏,导致系统死机重启,音乐播放器爆音,Avid 官网已说明此问题。http://avid.force.com/pkb/articles/troubleshooting/Windows-7-USB-3-0-Issues-with-3rd-gen-Mbox-and-Fast-Track-family mac下一切正常。回复 匿名:同样有爆音问题
-
Mac OS X 10.11(El Capitan)下通过替换旧版本 auvaltool 解决 Audio Units 插件验证问题
满意度: 0 分楼主您好,我的seirra10.12.2系统,usr/bin下替换10.10的auvaltool,直接识别错误,替换10.8的auvaltool和原版10.12.2的auvaltool都是显示损毁的验证
-
满意度: 0 分
我又来了,让我来说几句:
1、这篇不是评测,只是官方宣传稿。因为既无RMAA测试,也无可以做假的听感测试。
2、DA和AD的动态范围,究竟是转换芯片的指标,还是该卡的指标?THD、IMD等失真指标比动态范围更能体现声卡的音质水平,为何不公布THD、IMD?
3、2路立体声模拟输入和输出(大三芯立体声,-10dBV),证明不是平衡接口(连假平衡也谈不上),只是非平衡接口。难怪接口要加“防噪壳”。要知道,假如使用平衡接口,可以消除大部分的共模干扰,而无需什么“防噪壳”。
4、驱动不支持win7?
5、US-PSB class I,完全是厂家自己命名的东西,实际效果也只有厂家自己清楚。另外,“减小了输出噪音,同时因电源引起的噪音也减小了至少10dB。”,为什么只是减少输出噪音?10dB,或许是电源杂信、纹波,而不是输出或输入噪音,因为假如通过供电可以减低那么多的输入或输出噪音,其DAC芯片、ADC芯片、运放的档次就肯定十分低档。因为一般的DAC芯片、ADC芯片和运放对电源噪声的抑制还是做的不错的。所以,厂家明显有夸大宣传。
6、所谓“柔缓开机”,从图片上看,并非延迟升压功能功能,而是输出接口接了压敏二极管而已,而这个东西,主流声卡都会有。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也根本不是什么延迟升压。虚假宣传。
7、“系统会根据输出插口自动识别立体声耳机或连接到音箱及调音台的线路输出。”这个就更可笑了,根据模拟输出电路的图片,只有运放和DAC/ADC芯片,如何识别?我的理解是,根本就没有识别,而是在电路设计上做了妥协:既支持线性输出,也支持耳机输出。凡是妥协,必然就不是最优化的,大家都懂的。
8、最后,我只在midifan发言,不去叉烧网发言。因为叉烧网的飞飞是明显欠缺物理学、电子学、材料学的基本常识。飞飞的文章,错误、误导甚多,而且基本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Midifan还好,白纸一张,可塑性较强。
-
满意度: 0 分1、这是一篇老文了吧?怎么现在才转过来?是因为销量很小,还是?炒的这盆冷饭,不是隔夜的,而是隔了好几年的。回复 匿名: 你是用RME的吧。RME就是吹牛说拿过TEC奖的,实际上只是个提名而已。提名是什么意思明白么,就是参加了的意思。所以,你这个人就和RME一路货色。见不得便宜好用的音频接口。另外再说个事实,专业录音棚没人用RME,个人娱乐用RME,也是被你这种人忽悠的。 打脸: 四重奏THD:0.0030% IMD:0.0035% 另外,谁规定的非平衡接口就不好? 还有,A/D D/A部分是典型的FPGA+Codec设计,FPGA为XILINX XC9536,Codec使用了两片AKM AK4620,I/O芯片为AKM AK4113,LPF和BUF均采用JRC 4580。AK4620这片Codec有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实际上使用这款芯片的优秀产品并不少TC K24D、RME Fireface UC、Marain Trace Alpha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是不是觉得你自己很傻,你的大RME UC那么贵,用料也和你口中的垃圾四重奏一个档次的) 最后,四重奏某宝售价299元包邮,你给我找一张低于299的高品质音频接口?
2、无论是AD,还是DA,单纯标动态范围意义不大。THD、IMD这两个失真指标更重要。况且MAYA四重奏的动态一般而已,没有明显优势。
3、“减小了输出噪音,同时因电源引起的噪音也减小了至少10dB”,毫无意义。原因很简单,DA、AD芯片的信噪比已经分别限制了模拟输出和模拟输入的信噪比。况且,运放本来就有抑噪能力。可以说,电源处理部分,纯粹是噱头而已。若有诚意真想搞好AD、DA,很简单,用更高档的AD、DA芯片。
4、“还提供了延迟升压功能,称之为“柔缓开机”,其实无非就是靠近模拟接口的那几个压敏二极管,根本就谈不上延迟升压,只是抗脉冲而已。10年前的创新A1娱乐卡就已经有的东西,现在还拿来说事,无聊不?
5、防噪壳,只是对于MAYA四重奏是必须的,因为它所有的模拟接口都是非平衡接口,没有平衡接口的抗共模干扰的能力。换句话来说,使用平衡接口的声卡,是无需防噪壳的。 -
满意度: 0 分
我又来了,让我来说几句:
1、这篇不是评测,只是官方宣传稿。因为既无RMAA测试,也无可以做假的听感测试。
2、DA和AD的动态范围,究竟是转换芯片的指标,还是该卡的指标?THD、IMD等失真指标比动态范围更能体现声卡的音质水平,为何不公布THD、IMD?
3、2路立体声模拟输入和输出(大三芯立体声,-10dBV),证明不是平衡接口(连假平衡也谈不上),只是非平衡接口。难怪接口要加“防噪壳”。要知道,假如使用平衡接口,可以消除大部分的共模干扰,而无需什么“防噪壳”。
4、驱动不支持win7?
5、US-PSB class I,完全是厂家自己命名的东西,实际效果也只有厂家自己清楚。另外,“减小了输出噪音,同时因电源引起的噪音也减小了至少10dB。”,为什么只是减少输出噪音?10dB,或许是电源杂信、纹波,而不是输出或输入噪音,因为假如通过供电可以减低那么多的输入或输出噪音,其DAC芯片、ADC芯片、运放的档次就肯定十分低档。因为一般的DAC芯片、ADC芯片和运放对电源噪声的抑制还是做的不错的。所以,厂家明显有夸大宣传。
6、所谓“柔缓开机”,从图片上看,并非延迟升压功能功能,而是输出接口接了压敏二极管而已,而这个东西,主流声卡都会有。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也根本不是什么延迟升压。虚假宣传。
7、“系统会根据输出插口自动识别立体声耳机或连接到音箱及调音台的线路输出。”这个就更可笑了,根据模拟输出电路的图片,只有运放和DAC/ADC芯片,如何识别?我的理解是,根本就没有识别,而是在电路设计上做了妥协:既支持线性输出,也支持耳机输出。凡是妥协,必然就不是最优化的,大家都懂的。
8、最后,我只在midifan发言,不去叉烧网发言。因为叉烧网的飞飞是明显欠缺物理学、电子学、材料学的基本常识。飞飞的文章,错误、误导甚多,而且基本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Midifan还好,白纸一张,可塑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