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ringer 创始人谈 Midas 收购
Behringer在去年年底宣布收购Midas让人感到震惊,平民收购高端厂商确实并不多见,让我们看看Behringer创始人是怎么想的。
Audio Pro International杂志远程采访了在远东(估计就是大陆了)出差的Behringer创始人Uli Behringer和Midas的MD John Oakley。以下采访里Uli Behringer简称为UB,John Oakley简称为JO。
很显然,Behringer应该从Midas和KT的收购得到很多,但你认为什么财产才是Behringer可以得到的?你们会为Midas/KT注资吗?
UB:在我回答这个问题前请让我跑个题。当你收购一个公司时你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产品、原材料、一些固定资产,还是一栋大楼?Behringer这20年的生意经验告诉我一个公司只有人才是真正的资产。
所以,在你决定收购一家公司后你必须坚信双方结合的可能性。文化是否适应,人们是否愿意在一起工作,每个人都是否有新的远见?历史证明只有10%的结合和收购是成功的,而我们的行业也不例外。10%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与Midas/KT的结合就是针对人的,而且他们的品牌将继续存在下去。
Uli Behringer(持刀者)
JO:我们首次见面之时我确实心存怀疑,我记得Uli没有拿出任何合作的前景演示,只是说“你们为什么不来参观参观我们,我想给你们看看真正的Behringer。”
他告诉我别打领带也别穿西服,好可以自由的去参观去用自己的双眼体验,这也彻底改变了我对Behringer的认知,Behringer的很多雇员只有16岁,但依然会跟你谈论企业文化。
Uli Behringer(照片最右边)
UB:Michael(Music Group的CEO)和我总是说,我们应该在Kidderminster见面看看加入Music Group(Behringer的母公司)之后有什么牛逼的点子。我们不想收购一家没有好点子的公司。
JO:其实对Midas/KT来说有好几家潜在的收购者,实际上Uli Behringer和Michael总是问我人们对于这些潜在收购者感觉如何。我实心实意的说我们已经选择了Music Group作为我们的合作者因为我们看到Uli Behringer和Michael的远见很适合我们。其他人都不能提供给我们实现梦想的机会,我们真的有机会制作新产品线,这太让人激动了。
UB:过去几个月里我跟John的团队处的非常好,可以与世界级团队一起工作是我和Michael的荣幸,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给他们所有需要的资源来提升他们在High-end级音频领域里的地位。
我们将这次收购看做是一次联合,只是给予和索取。蜜月期一过,真正的工作就开始了,我们将帮助他们提供所有需要的资源和架构,让他们继续追求心目中的技术和产品。我能告诉你的是,他们的路线图真的是让人窒息,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一步一步的将产品带到最终市场上。
让我引用Michael说的话:“Midas/KT将拥有集团所有扩展资源和高级自动化系统平台,包括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后勤、决策支持和财务。”我们有投资超过2500万美元的大楼和我们相信是业界里最高级的系统,Midas/KT将可以利用这些系统到他们的产品流水线里。我和Michael都是音乐人懂得专业音频设备,意味着我们对产品的热情会融入到管理和财务中去。
Music Group有扩大或大规模投资Midas/KT的计划吗?
UB:是啊当然了。Midas/KT需要实现他们伟大产品的计划就受制于投资,对于大企业里的小部门这是很常见的。我们已经要求John修正2010年的企业计划。新计划包括在英国创建一个优秀的高科技研发队伍,我们知道那里有大批的世界级工程师,我们欢迎他们每个人的加入!因为Midas已经有完整的数字调音台计划,所以Music Group的计划就是帮助这些产品尽快走向市场。我们决定继续提升Midas/KT的领导角色,意味着我们会在新技术和用户界面上投入更多。
你认为Music Group领导下的Midas/KT可以提升品牌吗?
JO:从战略上讲是的,实际上Music Group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品牌。最重要的事是我们是Music Group的一部分,我们并不是很多论坛里讲的“被Behringer购买”,我们选择的是Music Group。
UB:John说的非常在理。Music Group是拥有两个独立运营机构的集团。
一方面是我们称为“一般运作资产”,比如原材料、制造、工程服务、后期、仓储、信息技术、架构服务、系统开发、财务、技术授权等等。这些都是整个集团所拥有的。另外一方面我们有类似Midas、KT、Behringer和Bugera这些品牌,每个品牌都有独立的身份和架构,包括管理、研发、销售、市场、渠道分销。独立运行对品牌价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都是针对不同市场的产品。
我们将来会看到Midas/KT的技术用于Behringer的产品吗?
UB:机会合适的话会有的。比如说Midas/KT基于AES50的音频网络技术,我们相信它足以成为引领业界的标准。我也必须强调的是并不是说所有技术都可以自由在不同品牌之间流动的。
不改变Midas/KT的分销商是个明智的决定,不过你们在运营品牌上有什么改变吗?
Midas/KT的分销支持、市场、品牌策略呃核心品牌价值都不会改变。就像前面我提到的,所有品牌都将从我们的商业系统、财务实例中获得他们的利益。
你们是否会改变Midas/KT产品线?比如说小型或简化的产品可以缩短他们与Behringer这种“专业消费品”级产品的距离?
UB:Midas/KT在这个领域已经有相关计划了,我们会继续他们的战略。
很多音频工程师,特别是美国的工程师都是Midas的超级恩斯,他们也许会认为Behringer结束了Midas的品牌,你怎么证明他们是错误的,你如何重塑他们对品牌的信任感?
JO:我要对我们大批的忠实用户和最终用户说一句,这次收购对于我们的品牌是零损失。如果我能告诉他们Miads/KT从收购中得到的优势,他们就会继续支持我们。不过我和我们的团队一直没有说话的机会,所以请听听Uli Behringer在访谈中对这次收购的言论,加入我们激动人心的未来吧。
你认为Behringer此次收购会改变使用Midas/KT的用户人群吗?
Behringe是Midas/KT的姐妹公司,我们都是Music Group下的品牌。目前的Midas产品战略会扩展其用户数量,Music Group所给予的资源会加速这个结果。
我们看到不少例子,一个大集团购买小公司后承诺一切“不变”且给予完全的自制,但这坚持不了多久,品牌就逐渐融入集团并逐渐失去自主性。你能保证Midas/KT一直拥有自主性吗?如果是的话,你如何保证?
UB:我可以保证Midas/KT将在John Oakley和他们团队领导下一直保持自主性。
JO:我以前曾是Harman和Bosch集团里的一份子,但我从未看到Music Group这样来管理和组织的。我坚信Midas/KT不仅会一直保持自主性而且还会从这次收购中获益良多。
文章出处 http://www.audioprointernational.com/features/181/Behringer-touches-Midas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
2010-01-08
anonymous
这下Behringer很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