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之声 焕新而生:Harrison 32Classic 调音台全面评测(上)
《Mix》杂志深入评测 Harrison 32Classic 调音台 —— 这款设备是经典模拟双路共列式(In-Line)设计的现代复刻版。
经典传承:Harrison的历史与32Classic的诞生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 Harrison 调音台的场景。那是 1976 年,在旧金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旗下音乐工作室的一间后室里。制作人 David Rubinson 租用了那栋楼里的一个房间,并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双路共列调音台之一:Harrison 4032。那天,Herbie Hancock 正在这台调音台上制作他众多专辑中的一张。
众多艺术家曾使用 Harrison 调音台创作了如今仍备受推崇的经典专辑,包括 Fleetwood Mac、Michael Jackson、ABBA、Queen、Frank Zappa 和 Steely Dan 等;行业知名工程师如 Bruce Swedien、Roger Nichols、Reinhold Mack 等人也都曾使用过该品牌调音台。如今,Harrison 推出了 32Classic—— 一款深受其模拟前辈启发、却全面现代化的调音台。
凭借如此辉煌的历史,Harrison 本可以简单复刻原版设备,但他们并未这样做。32Classic 是经典设计的现代演绎,搭载了高品质元器件升级,例如镀金开关、长寿命导电塑料电位器,以及话放和混音输出端的 Jensen 变压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人体工学及与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的兼容性,其目标用户是中小型 DAW 录音工作室的经营者。
Harrison 打造这一市场产品的底气源于其深厚积淀:50 多年前,Dave Harrison 提出了双路共列式调音台概念。在此之前,多声道调音台分为两部分 —— 用于录音的主模块和用于简单监听的监听模块;而双路共列式设计将调音台的两条路径(录音路径与监听路径)整合到同一通道和同一电路板上,既缩小了设备体积,又降低了成本。
核心亮点:EQ、转换技术与 Dante 集成
市面上不乏中型双路共列式调音台制造商,Harrison 32Classic 的优势究竟何在?首先,其滤波器和 4 段 EQ 基于原版 32C 电路设计,采用比例 Q 值设计—— 这意味着衰减或增益的带宽会随调节量的变化而变窄。每个频段的频率范围相互重叠,且最高和最低频段的旋钮可切换为搁架模式。
这种 EQ 设计直观易用,尤其在寻找问题频率或实现关键音色提升时表现突出。初看之下,±10dB 的增益范围似乎有限,但实际调节时会发现,它能赋予声音干净而饱满的质感。12dB / 倍频程的高低切滤波器特性温和且频点部分重叠 —— 若同时启用并拧至最大,信号将完全消失。
这两个特性是调音台 “复古” 质感的主要来源;而其现代化亮点则在于内置的 Dante 网络与转换集成技术。为选用最优元器件,Harrison 选择了旭化成微电子(Asahi Kasei Microdevices)的 Velvet 转换器,并自行设计了调音台与转换器之间的接口。这些转换器堪称 “过度设计”—— 支持高达 32 位、768 kHz 的 PCM 输入速率,但这正符合其 “选用最优元器件” 的设计理念。
32Classic 设计运行频率为 96 kHz(及以下),由于大多数 Dante 设备在 96 kHz 下支持 32 通道,Harrison 为此设计了两个物理 Dante 接口,每个接口含 32 通道 A/D 和 D/A 转换,总计 64 通道:第一个接口负责通道条的 32 通道 I/O,第二个接口则用于母线 / 主输出 / 监听模块的 I/O。
第二个 Dante 接口目前仅使用 20 个输入通道和 16 个输出通道,留有未来扩展空间。由于转换器和 Dante 接口直接集成于调音台内部,信号路径极短 —— 而短连接正是纯净音质的标志,这一点在 32Classic 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通道都有直接输出,通过调音台内部布线连接至 A/D 转换器的输入端;D/A 转换器的输出也采用同样的内部布线设计。借助这些数字连接,只需一根以太网电缆连接电脑,加载 DAW 和 Dante 虚拟声卡,即可开始创作。
独特配置:返送 / 矩阵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其返送 / 矩阵模块 —— 这是同类调音台中罕见的出色功能。矩阵副混音器在现场调音台中较为常见,但 32Classic 是我见过的首款集成矩阵的工作室调音台。简单来说,矩阵就像是 “调音台中的调音台”:32Classic 的所有输出信号均可接入矩阵,包括 5 个辅助输出、“返回混音”、8 个副母线、2 个外部输入、1 个立体声 Dante 输入、主混音,此外还有对讲和独奏按钮、总电平控制及静音控制。
设备配备三个立体声返送 / 矩阵,可用于多种用途,最常见的是耳机返送混音。每个返送 / 矩阵都配有独立的对讲按钮(例如,当你询问鼓手是否要关掉正在打康加鼓的艺人丈夫的声音时,这个功能会很实用),此外还有一个 “全对讲” 按钮,可同时与所有人通话。
人体工学设计
Harrison 显然在便捷性和舒适性上花了不少心思。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混音位置的超大置物架 —— 这是一个双层前托,宽度和深度足以放置电脑键盘、笔记本电脑、鼠标、音乐键盘或鼓垫、手机、iPad,甚至午餐。调音台后部、表桥后方还有一个置物架,可放置电脑显示器和 / 或近场监听音箱。整个调音台的布局设计支持坐姿操作。正如 Harrison 总裁兼该调音台设计师 Gary Thielman 所说:“够不着的地方,就不会设计任何功能!”
设计中还包含一些基于多年用户反馈的细微但重要的改进:例如,加宽了通道条,使 EQ 旋钮之间的空间更大;主混音推子现在位于主模块的监听推子和静音按钮上方 —— 由于监听推子和静音按钮使用更频繁,这样的设计可避免误触主混音推子。
此外,1/4 英寸 / XLR 复合话放 / 直插(DI)输入接口被安置在主模块顶部附近,目的是为临时叠录提供极致便捷性。该接口的设计与通道话放相同,但采用电子平衡输入而非 Jensen 变压器(提供了不同的音色选择!)。它预先连接到每个输入通道,只需按下按钮,即可将其选为 32 个输入模块中任意一个的信号源。
关于《传奇之声 焕新而生:Harrison 32Classic 调音台全面评测(下)》请持续关注我们,我们将不日发布后续部分。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