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学录音大师班:Tony Maserati/周小东/张小安/李大康/李小沛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第十届录音大师班免费报名,跟Tony Maserati、周小东、张小安、李大康、李小沛面对面交流!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主讲人:
- Tony Maserati ; (7月1日)
- 周小东;张小安; (7月2日)
- 李大康;李小沛 (7月3日)
时间: 2013年7月1日 - 7月3日
地点:北京中国传媒大学 综合实验楼400人报告厅
“录音大师班”是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著名的学术传统与学术品牌之一。2001年9月,藉由中国传媒大学客座博士生导师马蒂斯(Matthes)教授来我校访问讲学,举办了第一届 “录音艺术国际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各相关传媒单位的录音技术与艺术创作人员,包括很多已经在录音领域内取得相当成就的专家学者前来参加,取得了广泛的好评。其后,“录音大师班”,作为我院年度例行的重要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长期举行下来。
迄今为止,我院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录音大师班”,先后前来做主题讲演的有:德国录音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博士生导师Matthes教授、德国录音专家、两届格莱美录音大奖得主Sengpiel先生、德国传声器专家、Schoeps公司技术总监Wuttke先生、荷兰录音师Jared先生、瑞士软件工程师Dominique先生、美国著名母带处理大师Bob Katz教授、英国著名声学专家Andy先生、丹麦TC公司技术总监托马斯先生、台湾声学专家林克伟博士,以及诸多国内外顶级录音师。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第十届录音大师班时间与内容安排:
7月1日 周一
- 8:30 注册
- 8:30-9:00 茶歇
- 9:10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讲话及大师班历史回顾
- 09:30-11:30 Tony Maserati 流行音乐混音及个案研究
- 14:00-17:00 Tony Maserati流行音乐混音及个案研究
- 17:00-17:30 茶歇
- 09:00-12:00 周小东 古典音乐的混音构思
- 14:00-17:00 张小安 多声道录音的空间塑造
7月3日 周三
- 9:00-12:00 李大康 ,民乐录音的思考与实践
- 14:00-17:00 李小沛 ,音乐录音的观念与实践
如何报名:
注册和参与活动都是免费的,注册成功后您的邮箱将收到一封确认邮件,请打印出来或保存在手机上,活动当天入场时这是唯一有效的入场凭证。
请在注册时,填写所有正确信息,包括您在midifan注册的“棚友”地址(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请在这里登记先),我们会根据您所填写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将这次面对面跟Tony Maserati宝贵的交流机会留给最合适的朋友。如果您填写的信息不正确或不符合要求,您会收到入场券被注销的邮件,这也将意味着您无法参加这次活动。
请猛击下面的Register按钮报名:
如果您看不到报名表格,请点击这里进入报名页面,并猛击Register按钮。
Tony Maserati:
毕业于伯克利音乐学院,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唱片制作人和音频工程师之一。绝大多数主流艺术家包括 Jason Mraz,Lady Gaga,碧昂斯,詹姆斯•布朗,玛丽亚•凯莉, Notorious BIG,黑眼豆豆,天命真女,R.凯利,詹妮弗•洛佩兹,瑞奇马丁等都曾与Tony 合作。Tony是格莱美奖及拉丁格莱美奖获得者,此外还拥有7个格莱美提名,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在录音上都获得录音界圈内外极高的评价。
张小安:
中国唱片总公司录音技术部主任,一级录音师。
张小安
中国唱片总公司录音工程师
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
1988 - 1990 入中国北京广播学院录音艺术系学习
1981 - 现在中国唱片总公司录音技术部录音工程师
个人成就
1987年
参加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电部科技委、电声专业委员会中国声学学会、北京电子学会共同组织的全国录制技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多声道录音的一点体会”的报告,受到同业专家及同行们的广泛好评,此文并于1988年《电声技术》杂志上发表。
1992年
参加了由中央广播电台组织并由各地方台参加的技术交流活动活动中向大会介绍了作品《一无所有》与《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的分期录音的录制过程及经验。
1996年
参加了由全国录音师协会组织的录制技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多声道录音与制作》的发言。本文并被北京广播学院收 录在其出版的《中国录音艺术大全》多媒体出版物中。
主要作品
1984年
录制崔健首张个人演唱专辑"梦中的倾诉"。
1984年
录制董文华成名个人专辑"十五的月亮"。
1986年
录制轻音乐作品集"梦的追忆" 获得中唱总公司与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届 音响评比之一等奖
1991年
录制的"红太阳"歌曲系列, 广受好评,发行量突破七百万大关创造了中国唱片销售史上的 最高纪录.
1994年
录制中国最早的Rap音乐"某某人",更由日本"Blues Interactions"介绍至海外出版.该专辑中包括有后来大行其道的"笑脸"等热门歌曲.
1994年
录制谢东"一路等候"专辑.
1994年
录制当时热门的校园歌谣专辑。
1995年
录制年轻音乐人冯小泉走到幕前的开山之作"等到花开那一天".
1995年
录制金得哲的作品专辑"半梦",由陈哲音乐工作室制作,并由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发行。
1995年
录制著名电影明星王志文的个人专辑"宝贝"。
1995年
录制歌星屠洪刚的单曲"霸王别姬",旋即成为全国各个排行榜上冠军歌曲。
1996年
录制彭丽媛专辑"珠穆朗玛"。
1997年
录制李娜十年中第一张影视歌曲专辑。
1997年
录制音乐人黄荟的重要作品"苏武"套曲,由李娜演唱。
张小安老师荣获“中国十大录音师”称号,并获得录音师金奖第一名
周小东: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录音系主任。
周小东先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录音系的主创人,现任录音系主任。在过去五年内,除与众多知名音乐人及团体合作,例如Renaud Capucon, Cho-Liang Lin, Leon Fleisher, Nobuko Imai, Bostan Brass等录制三百多场古典音乐现场音乐会外,他还与DECCA,Naxos,Centour,Ablaze 等公司合作完成了大量的唱片录音制作工作。他的录音在2010年被澳大利亚录音工业协会评为最佳年度唱片(古典音乐)提名,2012年被新加坡海峡时报评 为最佳年度唱片。周小东先生是第一届青年奥运会开幕式主要音乐录音制作人员之一。周小东先生是AES(新加坡)会员,及新加坡声学协会会 员。
李小沛:
录音师,国家一级录音师,现任中央电视台音频部总录音师
从事录音专业近40年,涉及影视专业中的所有录音行业。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央视大型节目的总录音师。
近三十年来以音乐录音为主业。推崇录音艺术创作理念,崇尚意象性的音响美学观。涉猎音乐录音风格广泛,在各类型音乐的录音方面均有建树,尤以录制民乐及打 击乐见长。以其独特音响视角与理念诠释民族乐器的声音魅力,赋音乐于音响形象化的表现空间。并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推广与发展。推崇创作性的音乐录音美学 观,并撰写多篇论文加以阐释自己的音响美学理念。于2012年出版自己的录音作品专辑《沛》。
曾荣获国内外多项录音类以及影视节目录音大奖,是我国唯一荣登美国TAS(The Absolute Sound)音响榜的录音师。
主要CD唱片作品有:《响宴》、《炎黄第一鼓》、《夜来香--印象》、《蒙古利亚》、《竹韵》、《一鼓会群英》、《鼓动心弦》、《粉墨是梦》、《侗族大歌》、《永远的红楼梦》、《清明上河图》、《伶歌》、《意象箜篌》等。
为电影录制的环绕声音乐有:《嘎达梅林》、《不见不散》、《大腕》、《一个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绿茶》、《孔雀》、《千里走单骑》、《南京南京》等。
荣获全国首届《百名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家》称号。
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中国电视金帆奖》评委、《全国流行音乐作品大赛》评委、《音乐盛典》评委、《全国民族乐器大赛》评委。
李大康: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一级录音师、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
1948年出生于河北正定,祖籍福建晋江。生长在音乐家庭,自幼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少年时曾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钢琴。以后考入汇文中学。在该上 大学的时候却做为“知青”下乡到陕北农村插队,后应征入伍到新疆库车当兵。1976年从部队复员,到中国唱片社(现中国唱片总公司)开始从事录音工作。工 作以后又曾在北京广播学院录音艺术专业进修。80年代初参加原中央广播事业局组织的代表团,赴日本考察立体声录音,是国内最早从事立体声及多声道环绕声的 录音师之一。曾任中国唱片总公司录音技术部主任。
近三十年来,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全面扎实的录音技术以及丰富的录音实践经验,赢得了与国内外众多优秀艺术团体及艺术名家们合作的机会,录制了 大量有价值的作品,并形成了自然、纯朴、细腻的音响风格。目前已录制了一千多个片号的节目,包括唱片、音带、音乐视盘、广播节目、电影、电视剧、舞剧以及 大型文艺演出等。
主要获奖作品有电视片《说凤阳》音乐获`81优秀电视片奖;室内乐《Mong Dong》、花腔女高音迪里拜尔独唱《波兰舞曲》等六个作品在1987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二届节目录音质量评比二等奖和三等奖;曾候乙编钟(原件)《千 古绝响》(合作)获中国青年报、外文书店`90优秀金榜带;箜篌与箫组曲《清明上河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题节目“古曲新声”选用,获亚广联`87年会 “放送基金大奖”;《台湾幻想曲》获法国“戛纳”96唱片展大奖;论文《京剧实况录音中乐队的声象设计与实践》被评为广播电影电视部`97优秀科技论文; 参与录音创作的舞剧《白鹿额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管弦乐作品专集《龙迹》及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建团50周年《金色庆典》获2005和 2006年度“十大发烧唱片” 奖及“最佳录音”奖。
其它有影响的作品有李谷一、成方圆、彭丽媛、宋祖英等歌唱家和马思聪、李焕之、瞿希贤等老一辈作曲家以及谭盾、叶小钢、郭文景、瞿小松、陈怡和周龙等中青 年作曲家的专辑;《箫的世界》(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一张CD唱片);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演唱专辑(杨鸿年指挥);《黄河大合唱》(中央乐团演 唱演奏、严良堃指挥);钢琴协奏曲《黄河》(石叔诚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吕思清演奏);世界各国国歌(中央乐团演奏);刘明源等民乐大师的演奏 专辑;梅葆玖专辑《梅韵》、《太真外转》;军乐团礼仪音乐《辉煌时刻》;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2000交响曲》(赵季平);民族交响乐作品集《火 祭》(中央音乐学院50周年献礼);澳门中乐团《澳门情怀》;国大剧院版歌剧 《图兰朵》;电影《花季雨季》、《南京大屠杀》、电视剧《唐明皇》、《至高荣誉》、《共和国往事》、大型电视记录片《邓小平》等音乐。
曾主持录制了数届文化部春节晚会(CCTV)及新年、新春音乐会(世纪剧院);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光明赞》(人民 大会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壮丽航程》(人民大会堂)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型文艺演出《欢庆香港回归》(工人体育场)等 大型文艺节目。
2003年调入北京广播学院后,由于能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融于教学当中,很快就迎得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短短几年,就有多名本科和研究生的作品分别获得国内 和国际录音节目评比不同奖项,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便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在科研工作方面,有《音乐会环绕声录音初探》等数篇论文分别获得中国 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及良好的师德和超强的敬业精神,深受广大师生尊重和信赖。
2004年在“第一届亚洲录音艺术与科学文化节”荣获“杰出贡献奖”。
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录音奖。
2009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
2010年荣获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及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回复:谁让你没居住在帝都呢。你以为人家白吸那么多PM2.5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