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意度: 0 分
电脑普及了 软件普及了 设备普及了 搞的人也多了 门槛也底了 连母带处理都来中国了 还是那句话 再热闹 好音乐却依然难寻. 音乐不是用个LIVE 用堆素材那样搞的 现在玩电子这么多 我觉得无非是好上手 不要求什么太多音乐基本功,人们很容易在编排LOOP中找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其实就是这样. 不要忘了,绝大多数情况下 世界级的大师都是从小系统的学习了音乐只是还有锻炼 即使他不行 他还有NB的班底. 音乐不是什么搞美术 高行为的什么旧能随便搞的.就如同久石让去拍的电影 不是照样什么都不是吗? 还是那句话 再热闹 人再多 好音乐却依然难寻.
-
满意度: 0 分
恰恰忘了音乐最本质的是什么. 时尚和新奇的音乐也不是那么就容易搞出来的. 建议IGO还是先从本身的音乐抓起吧.衣服谁都会穿.要好衣服花前买就是了.脱了衣服呢? 不然那么多合成器只是摆设.用做开发音色不错. 一个听家的听后感
-
满意度: 0 分
再有一堆硬件 再对硬件研究的深 还不是照样不灵. 这也是国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 ...........................一个听家...
-
满意度: 0 分
听了演示DEMO之后,说实话,真的有些失望。设备列表都是好的设备,但是做出来的音乐听了却没有那么相应的激动。整个母带处理的手法中规中矩,没有让我们这代音乐人看到更多新鲜的东西,当然中规中矩也不是坏事,特别是对于商业作品来说。但可惜的是音乐里的镲片都被压失真了,我想做为正统的母带处理来说,这是不被广泛接受的吧,至少我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很难过。记得有这样的说法,说只要有连续3个采样点是完全相同的值,那么该母带作品就会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也许这样的说法极端了些,但是我想消顶失真应该是我们努力需要避免的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