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意度: 0 分
还有让我最不能忍受的用C或N弄东西时候,当在某一轨差入一个效果器,你打开此效果器 调制各种参数时候这时候需要 在外面调整指针的位置,要听几个不同的地方 边听边调 这项工作在C和N中简直太烦琐了,因为一点回C和N个界面 效果器窗口自动就关闭...还要在打开,每点C和N的窗口,效果器都会关闭一次.....开了关,关了开.....我基本用C和N时候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设计C和N的人设计这样自动关闭其他效果器窗是想为人之便呢还是想更麻烦人....!
-
满意度: 0 分
谁能解释一下用C和N刚准备做MIDI时候,想用笔输入进去MIDI信息前, 打开钢琴卷帘窗 要先拿笔画那么一条,才能往这个里面用笔输入MIDI信息.....多此一举的功能!简单的说C和N是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一大堆!!!因为它的不严谨,导致使用时一些问题的产生,而针对这些问题,有要用其他功能来弥补,这样一环一环下来,C和N 成了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一堆!!!一般做事情细心,严谨的人喜欢用S,S的风格就是很严谨很专业,而喜欢“差不多就行”的人用C和N最多
-
满意度: 0 分
个人感觉,用C 和N化包络线绝对没S方便 ,而且用C 和N的朋友可能经常会把轨道搞混,本来想在A轨上加效果器,加完发现没什么效果,一看原来不是A轨..郁闷......界面很容易让人搞混轨道。用S从来不会有这中低级错误发生,反正我用S从来没弄错过轨道....哪个用N和C的敢说自己从来没搞错过轨道?!还有觉的C和N很多地方处理起来不如S那么精细!没有S严谨!由于S比C和N 在音频支持功能上起步晚了2,3年左右,所以以前很多人转用C和N 以至他们的徒弟的徒弟都一起学了C和N,所以现在S的用户相对少,但是当你们尝试用了S后,你们就会理解为什么S做起东西来很精细了!~比较专业
-
满意度: 0 分
中音现在没有25键,不过却有一个马上要上市的32键,个头跟普通25键差不多,但质量却好多了! http://ch.midifan.com/m_New/DetailView.aspx?id=3722
-
满意度: 0 分
我感觉没有VST这3个字 一切都是扯淡
单凭它对VST的支持程度 就绝对不会去用它
VST3马上就来了
有种的SONAR到时候 要是不支持VST3 我就佩服它有种
-
满意度: 0 分
UF就是吸收了YAMAHA的经验发明的,建议中音尽快推出符合中国用户的,超越YAMAHA的这些硬件的设备~~!!!
我们一直以来就是先跟着学习~~慢慢给他们一个意外,最后市场是属于我们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