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专业并存的监听音箱:叮咚音频正式成为Telegrapher 大中华区独家代理

莱维特(LEWITT)重磅发布 CONNECT 2——更加用户友好的声卡

深入揭发:率先体验苹果全新 iPad Pro 和 Logic Pro 2 for iPad 的 AI 布局

2024年4月《Midifan月刊》电子杂志发行,8 篇技术文章在线阅读

低频灵魂,不同凡响:Earthworks DM6 打击乐专用话筒评测

门子缩混系列连载:在笼子里跳舞(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分轨

门子 添加于 2006-09-18 ·

分享到微信

共有 6 条评论

又到了一月一次的催稿时间,老大的压寨夫人对我总是说老大催稿的事情表示强烈不满,没办法啊文章开头总要讲点什么来引出下文嘛,文笔太差只好说催稿喽~另外我女朋友对我总是好像不关心她也表示强烈不满……9月18号是她的生日,在这里提前祝她生日快乐,门子不讲爱情故事,不过门子很爱她呵呵。

注:本来想单独写一篇拾音技巧,但是由于工作关系,除了录人声和吉他比较多以外,很少亲自录别的乐器,所以写出来也无非是和现在到处都能找到的大小ab,xy啊这种录音技巧文章一样。和别的文章讲的差不多??这正是门子“在笼子里跳舞”这套教程里希望能避免的。所以,在此就不在重点讲缩混的文章里面讲拾音了,只是从出发点上提一提。相信会有人写出更棒的拾音技巧文章的。

瞎扯半天,言归正传。上回书说到到底什么是缩混,从比较基础的方面开始谈到缩混。那么今天,我们就要以上次说的为前提,继续来写点东西。这一篇的内容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分轨”。把这个作为缩混教程的其中一部分会不会篇幅过多呢?呵呵,俗话说巧汉子做不了无米之炊,分轨质量在缩混时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音源导出的分轨,还是录音得到的分轨,如果质量实在太差,大多录音师是不想收的??我大不了少作一份买卖,可是把一个很烂的分轨做的很好,这是绝对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观众才不知道到底是录音师手艺不佳还是分轨质量出了问题。我接过这种活,最后缩完只拿钱,不写我名字……

分轨的得到无非两种:midi音源的导出与录音直接得到。但无论是如何得到的这个分轨的,都要满足如下的两个条件:

1.尽量要作出后期做不出,或不方便做出的效果。
2.尽量不要加入妨碍到录音师摆放此分轨的自由的效果。

为什么会有这么两个条件呢?我们不妨先说说第一个条件:

nisoxboy:我知道!前期什么效果都不加,全都放在后期加!

这可不一定,某些效果在前,后期的得到是不同的。什么是后期不方便做出来的效果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首歌的录音分轨里面没有人声,那你是再厉害也缩不出人声的……

大睡者:我晕!门子你这完全是废话。

呵呵,这么说好象是废话,可是很多情况下,人们却毫不重视这句话,咱们再举个例子:这是简单的歌曲,其中有一个电bass。(点这里下载MP3演示文件)

无论你对这个歌曲进行什么样的缩混,你都会发现这个bass就好象一个中声部一样,一点也没有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通过频谱分析就能发现,这个bass缺少应有的低频。(100hz以下的东西很不扎实。)你就是用eq把低频拉10db出来,也没用。


 频谱看不出来,但是这里的声音很虚,提不出来


 提成这样也没啥戏

大睡者:哇!!原来它低频的声音太少了,怪不得这个歌怎么缩也沉不下去呢!!那有什么补救方法么?

其实,面对这样的声部也不是没有补救方法,只是就算进行了补救,效果也不会达到最佳效果。最好的方法是??重新让编曲换音色。这就是所谓“作出后期作不出来的效果了”。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后期”对声音的处理是有限的,某些声音只能在前期得到,所以我们就要尽量在前期得到。某些东西,比如你人声唱的不好希望在后期得到补充,这是很正常的想法。但是处理也是有限度的,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作不到把门子的破嗓子修成帕瓦罗蒂……所以说,我们在前期,也就是分轨制作的时候,绝对不允许抱有“前期随便做,后期修就可以了”的想法。很多初学者都把自己制作,录音上的瑕疵归到“后期”的处理上去,仿佛什么声音一走“后期”就变的怎么怎么厉害了。这个风气很不好,“后期”的目的其实最终还是咱们上回书说的“把声音合理地放在笼子里”,而并不是加些处理就行了的。


 分轨如果实在太差了,任你加什么效果器都没戏!

那么,到底什么样子的处理,后期不方便做到呢?某些情况是明摆着缩混的时候做不出来的,比如唱错词啊,midi做的不像等等。但是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会发现所谓“缩混时做不出来”实际上不存在一个明显的边界??某些后期效果可能这个效果器能做到,那个做不到,某些效果这个人做的到那个人做不到。某些效果以前做不到现在做到了。比如刚才咱们说到的bass低频缺少重要成分这个问题。如果有可靠的低频激励,也是可以激励出一些低频成分的。


 waves这个低频增强有时候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再比如很久以前,人声跑调是修不了的,人们只能以“不跑调”当作人声前期的重要原则。现在随着拉跑调机的发明,人声录音也是完全允许跑调的了。


 大家熟悉的Auto-tune

那么,如何来划分什么效果前期做什么后期做呢?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本该在前期分轨时候解决的问题,越拖到后期,效果越不如前面。比如吉他录音的时候使用一把很普通的吉他,我们也是可以在缩混的时候把它变为一个好听的声音的。但是这个效果比你直接使用一个好吉他录音要差很多。(点这里下载MP3演示文件)

如果把分轨的得到划分为音源导出和录音的话,我们不妨先看看真实录音得到的声音的好的分轨标准:

nosixboy:标准我知道我知道!不就是不加任何效果器,用mic录制最真实的声音。

呵呵,何谓“不加任何效果器”呢?我们要知道的是,mic就是个最厉害的效果器。它永远都在美化声音。假如它真的只是在还原声音的话,那录音棚还需要那么多mic作什么,直接买一根最最最还原声音的mic不就行了?

大睡者:mic是效果器?难道mic还能当eq使用不成?

呵呵,没错,假如我想得到一个感觉亲切的人声,你怎么做?

大睡者:额……用eq拉高频啊!

呵呵,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首先想到让歌手站的近一些。

nisoxboy:这……两者效果不一样吗?

这个……门子也说不清为什么它不一样,但是反正它的效果就是用mic做的比缩混时候用eq做的好。说mic是个eq其实并不贴切,但是它确实能做到很多频响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eq很难实现的。mic摆位和选择是个绝对绝对的艺术,这里只能简单来讲。首先对于单个mic来说,距离发声源多远,是否“偏轴”,以及mic的种类,是3个影响效果的重点:

1 距离发声源距离多少:
离发声体越近,细节感越强,整体感越差。
离发声体越远,整体感越强,细节感越差。


 图6:距离位置关系

大家可以听这两个录音,一个是mic摆位距离比较近,一个距离较远,第一个感觉完全好象是一张嘴在你面前说话,另一个就是一个人在你面前说话。(注意!摆位远近的标准是相对的,尤其在吸音不佳的环境下,离远了首先带来的不是整体感而是环境混响)。这就是所谓整体与细节的把握。有点鱼和熊掌的感觉。具体要用哪种声音,要看你的歌曲要求了。但是无论怎样,这种感觉依靠eq是很难调出来的。(注意,mic离嘴距离的远近与缩混时人声的远近无关!)(点这里下载MP3演示文件)

2 偏轴:
正对声源叫做(on axis)斜对叫做(off axis)。


 就像这种

它们的区别大约在于:正对的声音很冲,炸。斜对的声音较为平滑。

这在对于吉他录音,尤其是电吉他录音很有讲究,经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点这里下载MP3演示文件)

这种效果,用eq是很难实现的。听起来好象只是高频多少的问题,可是真正尝试一下就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在电吉他录音里有这样一个说法:能用mic摆出来的,就不用eq。)


 能用mic摆出来的,就不用eq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mic的种类,不同的mic会让声音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经典的sm57,为什么会是录制电吉他的利器呢?因为本来它的高频响应很一般,但在使用大声压来“激”
它的时候,它的高频会产生一种很“炸”的感觉。非常适合电吉他的特点。
这只是一个例子,在拾音中,还有很多用mic做出来的效果(人声相对较少,主要是乐器),比如利用mic的近讲效应增加低频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点这里下载MP3演示文件)


话放什么的设备,与mic同理,实际上好的话放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效果器,把gain旋钮拧到不同的地方,声音就会不同。


所以说,一些前期和后期都能做出的效果,从前期的角度去做效果会更加好。常见如下:
1. 录音时候保证把频段录饱满了,不要出现bass缺低频之类的现象。
2. 动态不宜太小,适当的进行一些压缩是很合理的。
3. 某些特殊的声音细节。

(点这里下载MP3演示文件)

再回过头来看看音源导出的声音,其实对于采样音源来讲,它们无非就是一些采集好的声音罢了,也很符合我们前面拾音的特点。现在的音源,尤其是大一些的软件,基本都是频响甚满动态给足的。所以基本用不着再进行什么处理,只要把midi做好了就行了。另外很多人存在“音源到底导出单声道还是立体声”的问题,其实那要看音源,比如它本来就是个单声道的鼓,那就导出单声道就行了,本来是立体声的bass,那就导出立体声。至于最终我们缩混的时候使用单还是双,那是后话了。如果音源是单声道的,后面我们有办法把它变成立体声的,但是如果音源本来就是立体声的却导出了单声道,那后期再处理成立体声的效果就不如原来好了。

(点这里下载MP3演示文件)

如果实在不确定自己的音源是单还是双,可以借助相位仪工具,waves里面就有。


 这是我的宝贝9632的相位仪

大睡者:我知道啦!!!既然前期做出的效果比后期好,那我就所有效果都在前期加,那后期就用不着加效果啦!!直接在前期合起来就行了!

Pia pia!!!你没看见还有第二个条件么???尽量不能妨碍到混音师摆放此分轨的自由。

什么样的效果就妨碍了混音师的自由了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只给混音师一个已经混好的东西……那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进行缩混了。进行母带还差不多。我们应该清楚为什么缩混需要把整个歌曲拆分为每个独立乐器的分轨。


 分轨图片,点击看大图

大睡者:我知道!是为了单独加效果器!

呵呵,上回书我们就已经说过了,不加效果器也可以缩混,而且现在几乎所有音源都可以直接在编曲状态下加效果器,用不着单独导出加效果器啊。单独加效果器只是我们分轨导出的其中一个目的。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单轨导出呢?其实,“分”轨的最大目的在于:可以让录音师真正自由得在频率和响度构成的笼子里面进行摆放。还记得上回我们说过的么?舞蹈家可以随意编排舞蹈演员的动作,而现在我们只能让演员们进入一个笼子跳舞。如果已经完全规定好了每个演员的动作,不允许舞台编剧再次修改,我们就没有办法让他们在笼子里跳舞了。编曲也是同理,如果已经把所有声部混在了一起,录音师就不能在音频的笼子里面进行摆位了。
(这里的摆位是指在eq上,音量上,和pan上的综合摆位,而不仅仅指pan上的。)


 上期说过的“笼子”

nosixboy:可是上回我没有把鼓组分开给混音师,缩出来也不错啊。

那是因为编曲人的摆位想法和混音师基本一致, 所以无须再次进行摆位了。实际上比较好的编曲人已经在编曲的时候考虑到了缩混的要求。而且这也是一个效率与质量的感觉。如果编曲人觉得某些声部有把握不用拆分,那不拆也可以。比如某些鼓组loop,仅仅是用来打底,让音乐带有一些稳定前进感的,就可以不拆。但是大多数分轨还是要掰开的。

除了轨道要掰开,分轨的pan需要录音师来调整,所以分轨是不允许带有pan信息的,也就是导出的时候要把分轨的声向调到中间。在我们上一篇文章里面的笼子理论已经提到,还有一些效果会干扰到缩混的摆放。最典型的就是混响,分轨不加混响可以说有点成了规矩了呵呵,其实这个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干扰录音师的摆位。此外,EQ的高低切之类的手段也尽量不要使用,会影响缩混时候的频率调节。音量也要按分轨打到最大,交给缩混者来进行音量的平衡。


 这种分轨看着就爽!

最后总结一下,所以说我们导出分轨不用把所有的效果都关掉,尤其是对于某些音源来说,关掉了反倒不好了。并不是所有的分轨都不加效果。而且不能加入任何干扰录音师进行缩混的效果。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吧,谢谢诸位捧场!下期只要老大也不要忘了催稿子哦!


文章出处 http://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