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倒相孔与 EBM 波导的协同魅力——PreSonus Eris Studio 5 有源监听音箱评测
在竞争激烈的千元级监听音箱市场中,PreSonus 凭借其Eris® Studio系列(Studio 4/5/8)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Studio 5作为其旗下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将专业级性能下放至预算有限的工作室和创作者手中的使命。本次评测将聚焦于该系列主流型号Studio 5,探究其是否真如宣传所言,是“新一代参考级标准”。
Studio 5为两分频有源监听音箱,配备了5.25英寸复合中/低音扬声器,以及1英寸丝膜球顶高音扬声器。该款音箱的核心优势在于使用了“EBM波导技术”。 这并非是营销噱头,而是基于声学原理并经过精密计算和测试的关键技术,是Eris® Studio系列实现卓越性能的核心所在。首先,它可以优化离轴响应,确保听音者在偏离中心“皇帝位”时,听到的频率响应依然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可以控制声波的辐射方式,使高音单元和中低音单元发出的声波在时间和相位上达到更佳的一致性,从而创造出更精准、更稳定的声场结像。在扩大最佳听音区域方面,其作用也是积极的,该技术可以让最佳听音不再局限于一个点,而是扩展为一个更宽广的区域,减轻长时间混音疲劳。
另一项辅助性能在于其箱体设计。Studio 5采用的前置倒相孔,赋予这款音箱一个重要的声学特性,旨在兼顾低频性能和摆放灵活性。
设计与构建:实用主义下的扎实工艺
Studio 5采用了厚重的 MDF(中密度纤维板)箱体,能有效抑制不必要的箱体共振。其外观设计低调专业,箱体外表采用经典的PVC黑色贴面,前置倒相孔设计具有极大的优势,它允许用户将音箱贴近墙壁摆放而不会严重恶化低频响应,极大增强了在小空间内的摆放灵活性。
高音单元搭载了1英寸丝膜球顶,并辅以波导设计(见下图所示)。可以看到,高音单元被镶嵌在箱体表面,其周围由一个带有特定弧度的浅号角状结构所包围。这个结构与箱体前面板无缝衔接,颜色和质感一致,但它是一个独立且具有特定功能的精密几何组件。它不仅仅是箱体的外观装饰,也是一个与高音单元紧密配合、经过精密计算的声学引导装置。它的外观和尺寸与丝膜球顶高音单元的特性(如振膜材料、磁路结构、振动特性)是紧密匹配的,以确保声波能被高效、线性地引导。
中低音单元配备了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锥盆(见下图所示),这种材料兼具轻质和高刚性的特点,能有效减少分割振动,保证中低频的清晰度和瞬态响应。
与中低音单元协同配合的是其下方的前置声学倒相孔,该导向孔也是“EBM 波导设计”的构成部分,它可以避免后置或下行端口对声场的干扰,并优化了低频响应。
EBM波导的核心作用
Studio 5 监听音箱上采用的“ EBM波导技术”,其物理载体主要是高音单元及其箱体一体化的声学结构。如之前所述,高音单元周围的号角状几何曲面可以控制声波的传播方向与相位。下图示意了声波在波导引导下的传播方式。
我们知道,球顶高音单元具有较为宽广的扩散特性,这会导致强烈的桌面反射和侧墙/后墙早期反射声。这些反射声与直达声混合后传入人耳,会严重干扰对声音的准确判断,导致混音决策失误(例如,错误的EQ调整)。而EBM 波导的作用就像一个 “声学喇叭” ,它能够有目的地约束和控制高频声波的扩散角度。
根据Studio 5的号角结构,可实现120度的水平扩散角,以及约60度的垂直扩散角。从而提供一个更宽广的最佳听音 “甜点”或“皇帝位”,这意味着即使偏离音箱轴线,也能听到相对一致的声音。同时,较窄的垂直扩散角有助于减少来自音箱放置面的早期反射声,提供更直接、更清晰的声音信号。此外,EBM波导有助于改善高音单元与中/低音单元分频点附近的相位衔接,从而得到更精准的声像定位和更清晰的瞬态响应。
因此,从原理上来说。它不是简单地阻挡声波,而是有目的地约束和控制高频声波的扩散角度,使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以更可控、更一致的方式传播。与没有波导设计的监听音箱对比,通常能感受到“波导设计”带来更宽的“最佳听音区域”,音场展现更开阔、乐器定位更清晰,而且不易因桌面反射而听到浑浊的中高频。
当然,与“波导设计”相关的不仅仅是球顶高音单元的扩散号角结构。音箱前面板与波导曲面的平滑过渡(用于减少衍射),以及前置导向孔(用于优化低频)等设计都是与波导协同工作的,其核心目标都是为了扩宽“皇帝位”,减少有害反射。
内置功能:
声学矫正控制: Studio 5 的箱体后背板提供了基础的声学矫正控制项目(下图红框内所示),使其能对存在缺陷的听音空间进行补偿矫正,最大限度适应各种声学环境,这是它区别于很多入门级监听的核心竞争力。
该控制区域可以根据音箱离墙/角落的距离进行低频衰减,补偿边界效应导致的低频堆积。控制意义如下:
- HIGH:高频搁架均衡(-6dB, 0, +6dB),将 10 kHz 以上的所有频率提升或衰减 ±6 dB。用于调整高频亮度,适应不同房间的反射特性或个人听感偏好。
- Mid:中频峰值均衡调节(-6dB, 0, +6dB),允许提高或降低以 1 kHz 为中心的两个倍频程频段,对于处理某些房间在中频段的共振峰特别有效。
- LOW CUTOFF:低频滚降(Flat ,80Hz,100Hz),滚降低于指定频率,斜率为 -12 dB/倍频程。将此控件设置为 Flat (系统默认值)允许低频自然滚降。选择80Hz或100Hz的滤波频率,可方便与低音炮协同工作,组建2.1系统。
- ACOUSTIC SPACE:声学空间控制( -4dB, -2 dB,0),将 800 Hz 以下的所有频率的电平降低 -4 dB 或 -2dB 以衰减放置扬声器时靠近墙壁或角落产生的低音增强效应。如果音箱放置在远离墙壁或角落的地方,可将此控件设置为 0 dB。(注:我的工作台靠近墙壁,因此选择了-2 dB选项,见上图所示)
输入控制(见下图红框内所示):GAIN(增益),用于设定输入信号在放大之前的电平;STANDBY(待机),启用后,当超过 40 分钟没有音频播放,音箱系统会进入省电模式。音频恢复后,即可退出待机状态。
输入端口:提供XLR;1/4英寸TRS平衡;RCA非平衡等三种端口,兼容各类输入形式。能轻松连接几乎所有类型的音频设备,包括专业音频接口、DJ唱机、消费级电子产品等,兼容性极佳。见下图红框内所示。
电源/显示选项:AC SELECT(交流选择开关),输入电源在出厂时默认设置为对应国家/地区的电压。该选择开关请勿随意设置,否则瞬间烧毁音箱;LED状态, 显示白色表示处于待机模式。显示蓝色表示已开机且未处于待机模式。见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音箱的保护机制:箱体内置各种保护措施,如射频干扰、输出电流限制、过温保护、瞬态开启/关闭、次声滤波器等。这些保护电路能确保音箱长期稳定、可靠工作,并保护昂贵扬声器单元。让你专注于创作,而无需担心因意外操作或极端情况而损坏设备。例如,“射频干扰”用于防止无线电频率干扰(如来自手机、Wi-Fi路由器、无线电发射设备等)进入音箱的音频电路;“输出电流限制”用于限制功放输出到扬声器单元(尤其是低音单元)的电流大小;“过温保护”用于监控功率放大器的温度,当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时,会自动降低输出功率或暂时切断信号,直到温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对于常见的误操作,例如没有注意开关机顺序造成的瞬态冲击,箱体内部电路也提供了相应的“瞬态开启/关闭”保护措施。这种误操作所产生冲击声是一种能量很高的瞬态信号,会对扬声器单元造成伤害,长期下来可能导致扬声器性能下降或损坏。因此,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保护措施。此外,还有用于保护中低频复合单元的“次声滤波器”,其作用是滤除人耳听不见的极低频信号(低于20-30Hz)。这些频率人耳听不见,但低音扬声器仍然会试图去重现它们,导致其进行大幅度、无谓的切割磁力线运动,这既浪费功放功率,又容易引起音圈过热和机械过载。滤除这些无用的低频,可以为功放和扬声器节省出宝贵的功率和冲程余量,用于重放可听频段内的低频,使在可听范围内的低音更干净、更有力。
性能与音质
频率响应:PreSonus 官方宣称 Studio 5 系列拥有“异常平坦的频率响应”(频响曲线见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除10kHz--20kHz之外,其它频段的波动均维持在4dB之内,频响表现的确做到了平坦。而且, 10kHz--20kHz有一个明显宽Q值增益,这将为回放带来更多空气感。
经实际听音测试,其回放质量表现出极高的还原度。这意味着它不会刻意美化或丑化声音,能忠实地还原音频信号的本来面貌,为混音决策提供了高度可信的基础。
细节解析力与瞬态响应:丝膜球顶高音单元的特性是柔和细腻而非尖锐刺耳。Studio 5 的高频细节丰富,能够清晰地还原镲片、吉他泛音、人声齿音等细微信息,但攻击性不强,长时间聆听不易引起听觉疲劳。中频(500Hz - 2k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也是人声和核心乐器所在的位置。Studio 5 的中频表现干净、直白,没有明显的“箱声”或音染,这对于判断 人声的平衡、吉他的厚度至关重要。
动态范围与失真度:得益于充足的功率储备和良好的单元控制,音箱在中等音量下能表现出优秀的动态,能清晰分辨强奏和弱奏的细节。在大声压级下,其失真度(THD)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当音量接近极限时,失真会明显增加,这是该价位音箱的普遍现象。建议在其额定功率的70-80范围内使用以获得最佳性能。
声场与结像: 前置倒相孔和“高音波导”的结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优秀声场表现。音场开阔,脱箱感(声音脱离音箱本体,形成一个虚拟的声场)明显。乐器和人声的结像清晰、稳定,定位精准。可以比较容易地感知到混音中每个元素的位置和空间关系,这对于进行声像定位和空间效果(混响、延迟)的调整极具价值。
同类竞品横向对比
“波导”是音箱设计中常见的技术之一,但每个品牌的设计和侧重点有所不同。PreSonus 的EBM技术标准强调 “Evidence Based”(基于证据) ,其每一个曲线和角度都基于大量的计算机模拟、激光振动测量和实际听音测试优化,追求的是科学的精确性和可测量的性能提升。JBL的 ICW专利波导技术同样是行业标杆,其设计目标与PreSonus的非常相似,注重控制指向性和扩大最佳听音区域,两者在理念和效果上属于同一梯队。
而真力的MDE™技术更侧重于整个箱体的几何形状(圆滑的边缘)来减少衍射,其高音单元周围的波导是整体设计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全方位的优异性能。
对于传统无波导设计,例如与Yamaha 经典的 HS5相比,EBM 波导在离轴响应和声场宽度上的优势是压倒性的。HS5更侧重于单一轴向上的精准,而 Studio 5 则提供了更宽容和稳定的空间感。虽然HS5的中频更突出,更具“攻击性”,适合检查问题频段,但整体频响不如 Studio 5 平坦,低频下潜和量感也稍逊。Studio 5 听感更舒适,整体更均衡。
对比同类具备波导技术的音箱(例如JBL 305P MkII)。JBL 的ICW波导技术同样优秀,声场宽广。音色上,JBL 可能稍显“现代感”和“刺激”,而 PreSonus 更偏向“中性”和“温和”。
总结
作为一款极具性价比的5英寸有源近场监听音箱, Studio 5旨在为家庭工作室、项目工作室和音乐制作人提供精准、可靠的声音参考。它延续了PreSonus经典Eris系列的基因,并在设计和性能上进行了现代化升级。该音箱具备 “平坦精准的频率响应”、“ 全面的声学调校功能”、“强大的内置保护电路”、 ”丰富的输入接口“四大特征,使其成为一款完成度非常高、功能全面且声音可靠的“监听工具”。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将专业的调校功能和坚固的保护措施下放到了入门级价位。
优点:
- 参考级平坦响应:音染极低,提供高度可靠的混音参考;
- 专业调校功能:丰富的背面EQ选项,能有效适应不同声学环境;
- 出色的声场结像:波导和前置倒相孔设计带来了超越其价格的声场表现;
- 高性价比:在同等价位下,提供了罕见的功能完整性和性能表现;
- 前置倒相孔:对小空间用户极其友好,摆放限制小;
不足:
- 极限动态:在极大音量下,失真控制有所限制;
- 低频量感:对于纯粹追求电子音乐、Hip-Hop等极低频内容的制作,可能需要额外搭配低音炮。
适用人群:
Studio 5是在其价格区间内将准确性、功能性和耐用性结合得最为出色的产品之一,它特别适合以下人群。
- 家庭工作室创作者:预算有限,但需要专业监听工具的音乐人或各类音频内容制作者;
- 音频教育机构:需要大量采购,且要求设备坚固、功能全面的学校或培训机构;
- 作为第二参考:在大型专业工作室中,作为近场监听的补充,用于检查混音在普通设备上的兼容性;
- 空间有限的用户:前置倒相孔设计是其巨大优势;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