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mann MT 48 评测:诺音曼的首款音频接口会成为接口界的标杆吗?

《一场内心的万物复苏》讲师专访——李游

令人惊艳的多通道次世代空间声场纠正技术! Dirac Live 超详细测评

适合手机应用的高品质声卡——TOPPING E 1X2 OTG 评测

杜比全景声监听控制器的奥秘:Ginger Audio 终极解决方案和性价比可以兼得

全能的编曲 MIDI 键盘——Nektar Panorama T6 评测

官方新闻稿 添加于 2018-08-30 ·

分享到微信

共有 2 条评论

作者:A.Y

今天心情非常棒,所谓是太阳当空中,花儿对我笑...

咳咳,好了,要进入主题了。

感激Nektar 聚声专卖店给到这么一个评测Nektar Panorama T6的机会,百度了一下,我应该算是第一个评测这个键盘吧,有点小慌。

上手了一个星期,T6真是一个非常棒的MIDI键盘,功能太强大了。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评测一下。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

大概7月份的时候,网上就已经流出T系列的MIDI键盘的信息了。光看图片,T系列跟老大哥P系列外观上真的非常相像。乍一看就是少了电动推子以及4个鼓垫。都说T系列就是Nektar在LX+系列与P系列之间的进阶键盘。但是实际使用下来,T6的表现是完全不输给老大哥P系列的。


T系列

P系列 

外观上,T6不再沿用P系列那种钢琴烤漆的主面板,而是采用黑色哑光的材质,看上的确没有P系列那么高档,不过我反而更喜欢T6的这种朴实的黑色材质,耐脏!P系列的那种钢琴烤漆虽然漂亮,但是容易留下明显的指纹,保养也很费功夫。如果说老大哥P系列给人感觉是惊艳,那么T系列就是给人感觉就是踏实。

控制区部分:

(旋钮推子以及按钮)

T6有9个推子,9个按钮还有8个旋钮,这配置算是比较主流的主控键盘。T6的推子推动时候有一种“吸附力”的感觉,手感实在是棒,它没有某些键盘的那种特别松垮的塑料感,推起来是非常带感的。下面的按钮配有红色LED灯,按下去红色LED灯就会亮起来,再按则会熄灭。一般按钮的作用是Mute轨道的(长按第9个按钮+1-8的按钮会变成Solo),如果启用了静音/独奏,一眼就能看到,有这个LED灯真是加分不少。而旋钮采取的是无级旋钮,扭动起来也是非常顺溜的。

(走带区域)

走带区域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部分,常用的六个走带功能+六个扩展功能承包了大部分的键鼠工作。本来走带按键的功能是:循环、后退、前进、停止、播放、录音。我长按shift按键在按走带,本来的走带功能就会变成:回到开头、左边定点、右边定点、撤销(就是键盘的ctrl+Z)、开启节拍器、模式切换(MIDI自动量化)。功能非常强大,看到网上对nektar走带都称之为“超级”走带功能。除此之外,走带按键还带LED灯背光,启用录音led灯会变红色,播放跟循环启用则会变成绿色。玩编曲的人都喜欢夜里工作,有这个LED着实能加分不少。这个“超级”走带功能真的让我非常满意,加上扩展的功能,以后就不用把电脑键盘放在MIDI键盘上面了,嘿嘿。

 

(LCD液晶屏)

屏幕是一个128X64像素的LCD液晶屏,里面的内容是根据宿主不同参数而改变,相当于把宿主的参数都显示在屏幕上了,如果要调节什么,看着液晶屏就能做到了。紧贴着屏幕的下方有4个提供选择的按钮,根据按钮就能选择到不同的参数功能。


(导航键)

屏幕下方的6个导航按键也是脱离键鼠的神器。Shift按键走带功能上就说过了,属于第二功能的切换按键,例如旁边的Track-和track+按键原本是选择上下一条轨道。下面印着Bank这个功能,我只需要按着shift按键再按Track按键就即可启用。Bank这个功能是切换上下8轨,配合推子旋钮使用,控制另外8轨以外的参数(9个推子中,最后一个是控制主音量,其余8个推子分别是1-8轨的音量)。Browse能搭配nektar推出的新插件Nektarine 使用,当使用Nektarine的时候,browse按键能直接进入Nektarine的浏览界面,非常方便。Nektarine在下面我会进行说明。View按键也是非常强大,可以直接呼出轨道的插件菜单,从而可以方便地去控制、观察插件参数。下面的Zoom按钮就是用于放大缩小宿主的主界面。Focus按键可以让显示屏用大字体显示当前参数,这功能对用于演出的朋友非常友好,一眼就能看到现在控制的是什么参数。


(模式按钮)

屏幕右方有5个模式按钮,模式按钮分别是调音台模式(Mixer)、乐器模式(Instrument)、多参数模式(Multi,用于Nektarine控制)、内部模式(Internal)以及设置按钮(Setup Menu)。调音台模式下,推子旋钮按钮就是整一个调音台,推子控制音量,旋钮控制声像,按钮控制静音和独奏,很好理解。而到了乐器模式,推子旋钮按钮都变成控制音源的参数。多参数模式主要是用于控制Nektarine。(莫急,下面会说Nektarine的)内部模式就是把T6变成一台普通的MIDI控制器,自己去映射功能。设置按钮则是控制一些键盘设备的参数了。

键盘区域部分:


(弯音轮、颤音轮、移调以及Repeat)

键盘区域左手边是中规中矩的两个轮子:弯音轮跟颤音轮。两个轮子没有采用摇杆或者触摸式的,有点小遗憾。上面4个按钮,Octave:8度移调功能。而下方两个按钮,Nektar来个不寻常的,一般的midi键盘在这个位置都是半音移调,而T6换成了Repeat,一个是键盘(Key)的Repeat,一个是打击垫(Pad)的Repeat。


(Repeat界面)

Key Repeat点击开启,而Pad Reapeat长按生效。Reapeat参数可以在Intemal(内部模式)里的KEYS或PADS下修改,例如拍子、门限,swing等都可以修改。


(全局设置界面) 

因为这两个按键不再是半度移调,如果需要使用半音移调功能,同时按两个8度移调按键(Octave),然后屏幕就会出现全局设置,第一个参数控制是8度移调(OCTAVE),第二个就是半音移调了(TRNSPS),这里的参数可以用旋钮来修改。

关于键盘的手感问题,官方说T系列采用的是“2代力度感应”手感(2nd Gen synth-action keyboard),下手使用起来真心不赖,回弹速度也很快,不仅如此还带触后!不过手感这东西见仁见智了,如果硬要相对钢琴来说...还是不说了,钢琴什么价格,MIDI键盘什么价格,心里有数就好。


(和弦功能页面)

Nektar T6带和弦功能(CHORD)以及长按功能(HOLD),点击Internal(内部模式),选择KEYS,第一个CHORD就是和弦功能,而第四个HLOD就是长按功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两个功能怎么使用,例如我弹135,再选择CHORD,之后我弹的任何单音都是大三和弦了。我在弹奏的同时选择HLOD,那么这些音就全都是长按(HOLD)。这两个功能让我们的创造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了,相当不错。


(打击垫区域)

最后说一下的就是打击垫了。打击垫打起来敲击感很强,没有像一些打击垫一样偏软。2X4的打击垫是力度感应带触后,旁边还有一个 Pad Bank(鼓垫库),切换一下本来1-8的鼓垫就变成9-16了,相当于有16个鼓垫了。另外T6的打击垫也有学习功能,选择内部模式(Internal),再选择PAD第一个选项就是learn,开启learn后,点击打击垫会变成黄色,然后输入想要变成那个音高后退出learn,打击垫就改变了原来的音高。

键盘的整个外观功能,个人感觉T6的控制器真心强大,不同的控制应用只要切换模式马上就能做到,MIDI键盘的“2代力度感应”手感体验也非常好,比一些所谓的半配重还要好。最后还是要吐槽一下,本该是半度移调功能两个按键换成Repeat,这是nektar对C 调玩家浓浓的恶意啊,多加两个按钮不行吗?好在Repeat的到来也有了不一样的玩法吧,半音移调也不会太麻烦,一些88键的键盘甚至没有移调功能,有舍有得,还算可以啦。

软件使用:

Nektar键盘在配合宿主Daw使用这一块是我最欣赏的一项功能。以前我使用的键盘都是靠映射来完成控制器方面的工作,映射完就是一天,如果重装系统又得再费一天去映射。现在使用nektar T6这个键盘,在官网下载针对需要使用的宿主Daw下载整合程序,安装好马上就能在宿主上使用T6的控制功能,非常方便。


(nektarine)

T6除了整合程序来控制宿主,这次还推出了一个插件配合来控制插件,就是我前面所说的“Nektarine”。它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插件的,不同于插件本身的MIDI LEARN功能,Nektarine是永久保存控制参数的。这样说可能大家不懂,举个例子吧,我利用MIDI learn功能把旋钮映射到钢琴的音量上,如果我用宿主保存了这个工程,下次我打开这个工程文件,旋钮还是能控制钢琴的音量,但是如果我打开一个新工程,旋钮就不起作用了。Nektarine 更像一个“综合音源”,我把音源、插件放进去,设置好控制信息,然后在Nektarine里保存了,以后无论什么情况下打开nektarine,旋钮推子都能认得我曾经设置过的信息(如果你是重装Nektarine再打开就另说了。)

总的来说,在宿主软件上使用nektar Panorama T6的整个过程,整个用户体验还是非常满意的。本来说是写评测的,但是后来写着写着有点像使用介绍的味道了,没办法,这款nektar Panorama T6 刷新了我对键盘的认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挑不出有什么大毛病了(虽然还是吐槽了一下半音移调,哈哈)。

最后再说一下,后续有其他关于T6的教程或其他说明,我都会发到“米粒星音乐”公众号,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提出批评,欢迎大家留言

文章出处 http://www.easternediso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