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专业声卡又一力作:EDMiCN MM-1 专业音频接口试用体验
当然了,目前这类小声卡的档次和定位,还是属于专业入门级别,或是兼用于娱乐用途的,说句实话,就现在而言,我们自主研发的声卡产品与那些高端专业音频产品的距离相差还是很大的,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在千元级别的入门级小声卡上,国产品牌的性能已经完全可以和国际品牌抗衡了。这款EDMiCN的MM-1小声卡,报价为1080元,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款产品,还是少码字,看图说话吧。
从这款声卡的驱动特点、ASIO表现和实际使用表现来看,我们已经可以推断它肯定是使用了当前最流行的XMOS USB音频方案,这也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专业音频接口方案,包括声卡、DAC解码器、播放器、解码耳放甚至调音台,不少品牌的产品都在使用。我们企图拆解这款MM-1声卡,结果发现它还真不好拆,浑然一体,面板和外壳都没有螺丝可以拆卸,怕损坏产品只好放弃了。不过,后来官方非常爽快地给我们提供了MM-1的主板高清大图。大家可以看下,做工感觉很不错。如图23至27所示。
试用感受综述:
优点
- 主观音质听感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和之前我们试用过的使用XMOS方案的同类声卡表现是相同的。声音非常监听味,干净,准确,细腻,没有太多的渲染。最高192KHz/24bit的采样率,完全是专业录音棚水准了。这些性能当然都是XMOS芯片所带来的。当然了,除了芯片,音频设备其他方面的用料和做工也都会对音质产生影响,所以并非所有使用相同芯片的声卡声音和性能就一样。包括主板用料、驱动都非常重要。
- 耳放推力不错,推常用的监听耳机表现很好,完全可以当个解码耳放来听音乐用。话放的品质也很好,话放旋钮只开到12点位置声音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完全没有底噪。
- 话放是多功能口,支持高阻乐器/线性输入切换。吉他手可以用来直接录音。录音支持ASIO直接监听。
- 在Mac上10.12以上系统即插即用,Win10下需要装驱动,并且有三对虚拟通道,灵活的路由,可以内录,非常方便。
- 带一个3.5mm的四芯音频2 in / 1 out口,并且附赠了一根转录线,可以连接手机或其他音频设备。通过它,可以将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手机当中,也可以将手机中的信号发送到声卡中监听,不但方便了手机直播用户、Vlog用户,也方便了喜欢在手机K歌平台中一展歌喉的用户。
缺点
- 虚拟通道只能在Win系统下使用,Mac下没有(当然这也和MAC系统自身的原因有关)。
- XMOS芯片能支持到192kHZ,但实际Win下如果真用这么高的采样率来编曲或跑大工程,还是带不动,有时候采样率会突然自己蹦成48了。当然,如果只是用24/96或是24/48的采样率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另外,Mac上是非常稳定的,即使用最高的采样率,也没有出现爆音或跳采样率的问题。打开了几个编曲工程,跑了下没有任何问题。希望Win驱动之后能够继续升级和优化。
- 接口较少。只有一个话放,虽然是多功能的,但插吉他就没法插话筒,线性输入也是集成在同一个多用途卡农接口上。MIDI接口就更别奢望了。不过还好,有一个3.5mm的四芯音频2 in / 1 out口。当然这与它的定位、设计理念也有关。它的定位就是便携、编曲、欣赏、直播等用途,如果你需要多路同时录制,那就应该选择更多路话放和线性输入的声卡。
- 理论上讲这款声卡是支持移动设备的,iOS和Android都支持。但包装中并没有附赠专用的OTG线,而且设备上也只有一个传统的USB方口,并没有现在流行的C口。所以也没有测试。
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款EDMiCN MM-1声卡比较适合入门用户使用,对于便携编曲和录音也很合适,而且更是网红直播、K歌、Vlog、娱乐欣赏的选择。1080元的报价,在同价位、同类产品中其实并没有太出众的价格优势(优惠就不清楚了),目前千元左右或是不足千元的USB声卡还是非常多的,同样使用XMOS方案的产品也不少,像这款MM-1在话放推力,耳放品质来说还是给我留下了不错映像的,有效高速的ASIO性能,很好的支持了大部分DAW机架宿主,其他还有一些优势主要是为直播等娱乐功能做了优化,比如虚拟通道、3.5mm四芯音频2 in / 1 out接口等。 因为这是EDMiCN的第一款声卡产品,所以我也对他们家之后的声卡产品有了不小的期许。官方称在产品制作过程中,话放、耳放、控制、时钟都是经历了数十次推翻重做才敲定的,同时产品经过了非常严格的实验室验证,防静电,高低温,防尘等都达到了高通消费类产品的要求。另外还从官方了解到,随着底层驱动日益完善,官方已经着手进一步优化,之后的更新中会添加UI控制界面,驱动内置跳线路由矩阵,给目前已经支持playback的虚拟通道增加loopback功能,实现互相的路由。
最后附上官方宣传图及参数: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
2019-09-09
风华音频
做工不错啊,国内厂商加油 -
2019-09-08
匿名
动态范围直接标的adda芯片的动态范围标准参数,非实际动态参数 -
2019-09-07
风华音频
跳羚抓紧升级驱动啊把,UI控制界面,驱动内置跳线路由矩阵添加出来,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
2019-09-07
匿名
期待更多跳羚科技的换壳声卡上市 -
2019-09-07
匿名
跳羚pro12换壳版,弄来弄去换汤不换药,国产厂商能不能有点认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