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mann MT 48 评测:诺音曼的首款音频接口会成为接口界的标杆吗?

《一场内心的万物复苏》讲师专访——李游

令人惊艳的多通道次世代空间声场纠正技术! Dirac Live 超详细测评

适合手机应用的高品质声卡——TOPPING E 1X2 OTG 评测

杜比全景声监听控制器的奥秘:Ginger Audio 终极解决方案和性价比可以兼得

革命性的多维触控 MIDI 控制器 LinnStrument 简测

郑金鑫 添加于 2016-03-17 ·

分享到微信

共有 2 条评论


去年九月末在上海碰到楠哥,便透露了打算买台LinnStrument玩玩的想法,并答应写篇评测。不过由于水平有限,再算上工作比较忙,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简单聊聊两件事:什么是MPE;以及LinnStrument的发明者Roger Linn。 

Multidimensional Polyphonic Expression,简言之——一项新的MIDI规范,旨在让新的MIDI控制器(如LinnStrument、Eigenharp、Continuum等)在软硬件发生器上得到完善的Per-Note Expressive支持。与传统的MIDI控制器相比,MPE设备可以将每个音符(附带着相应的MIDI信息)发送到不同的通道上,从而实现各种复音变化。下面这张图可以相对清晰的展示何为Per-Note Expression(截图来自Bitwig,购买LinnStrument会附送一个Bitwig 8-Track授权,和完整版的唯一区别在于8个轨道的限制)。两个音符的Pitch Bend、Timbre(CC74)、Chanel Pressure(截图没有选取)被同时记录下来,并通过各自通道传输。 


LinnStrument之父——Roger Linn,Technical Grammy Award获得者!同时也是LM-1 Drum Computer(世界第一台使用数字采样的鼓机)及风靡全球的Akai MPC系列的创造者!老爷子之聪明才智,可见一斑。

概观 

刚拿到手时,整体感觉比我想象中的小一些。LinnStrument与普通键盘的对比。 


框架是金属材质,上下边框为樱桃木,非常结实!老爷子也是自信,仅套了个专用包,就从美帝寄过来了。主面板是这个玩具的灵魂——200个RGB背光3D感应Pad(传感器由老爷子本人设计,Tangio制造。原理是通过压力动态改变电导与电阻比,也就是把电阻R倒过来再平方下......好吧,我承认我体育老师的物理是自学滴...技术大神请移步http://tangio.co/ ),被一块厚度为1.5mm半透明的硬质硅胶覆盖,每个note会再高出.5mm用来区分彼此。半透明,当然是为了炫酷的LED彩灯,为LinnStrument的可配置性和易于演奏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2mm,相对薄的厚度,使指尖与传感器之间的传输更加精准,因为减少了力的传播范围(...这类物理问题,我们后面还是尽量避免谈论吧);硬质,确切说是40 Durometer的硅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快速演奏,相对Seaboard、Continuum这类软界面的MPE设备而言——可以想象在一块海绵上弹一段节奏Clavinet是什么感觉;当然完美的事情不多,缺点是在弹奏大提琴、PAD这类attack比较长的乐器时,也许就少了些“绵远”的感觉。材质这块直接影响演奏体验,我并不敢胡乱瞎掰,换个说法应该更好一些:老爷子在材质选择上,做了大量试验,在取舍的同时追求一个相对完善的平衡,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IO都集中在右侧,很全面。从左到右,一个外置电源适配器插口,标准MIDI输入输出,USB端口用来供电的同时也传输MIDI数据(外置电源只是个选项),6.35mm单/双踏板插口。四个角的皮带卡槽,可以让你像吉他一样在舞台穿上LinnStrument进行表演,在LED大彩灯的帮助下,什么史上最拉风的鼓手、贝斯手...就都是浮云了。相对小的体积和不到2.3kg的重量,使LinnStrument适用很多姿势的演奏,工作台上、大腿上、厨房的洗衣机上等等。

非键盘布局

 

在没有触碰LinnStrument之前,它与传统乐器或者MIDI控制器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独特的音符布局了。如果你熟悉吉他或者其他弦类乐器,不难发现它的布局规律——25*8个“键”(Notepad),每一横排2个八度,绿色LED灯相当与“白键”,蓝色则指示根音,红色用来指示当前按下的“键”及所有同音“键”所在位置(滑音仅指示起始音符,红色LED灯不会跟随音符变化);排与排之间相隔四度音程,跟吉他低音的四根弦很像!缺省是四度的布局,当然你可以任意更改它,完全模拟吉他的布局或者小提琴等等。之所以没有选择常规的键盘布局,老爷子讲:主要原因是键盘上的每个键的位置并不统一,在做一些滑音动作时会显得很繁琐、笨重,而且斜向滑音很容易改变手指在Y轴的位置(关于3D Expression我们后面会讲),在MPE设备上,改变Y轴位置是会改变音色的,使滑音音色不统一,而弦类乐器就不会出现这类问题。 


其次如果你想在钢琴转调,你可能要熟悉12个调的指法,而在LinnStrument上,你只需要简单地用同样的指法向左或向右移几个“键”就搞定了;最后,你可以轻松的一个手弹跨三个八度的和弦啦!如果你是个吉他手或者其他弦类乐器演奏者,熟悉LinnStrument应该是分分钟的事,如果你是位键盘类的乐手,相信在LED大彩灯的帮助下,也不会花很多时间。 

有一点多说一嘴,跟其他MPE设备比较(主要说Seaboard/Continuum吧),LinnStrument的“键”是方块形的,而不是竖直的长方形——其实我想表达的是Y轴的纵深不够。好处就是为你的演奏提供足够多的空间,比如你可以用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在相差八度的位置滑音模拟Pedal steel guitar;缺点嘛,Y轴的空间较小,在Y轴的表现(主要是音色的变化)上就会打些折扣,或者说要求你更高超的演奏技艺。

3D Expressive

与寻常的MIDI键盘只能简单的“开关”音符不同,LinnStrument的3D触控技术可以捕捉手指在X/Y/Z三个维度上的移动,X轴用来传递Pitch Bend信息,Y轴通常传递亮度(CC74)   或者调制(CC1)信息,Z轴传递Channel Pressure或者“表情”(CC11)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独立的MIDI通道进行传输。这使得LinnStrument不单单只是一台MIDI控制器,更像一台真实的、充满音乐性的乐器。 


当下我使用的1.2.4-beta1版本的固件,使用了新的力度算法,改进了力度相应的范围、稳定性以及相应曲线。LinnStrument的力度相应灵敏(老爷子的多年研究,组合FSR传感器先锋厂商,效果可以想见)。左右X轴向的滑动改变音色音调,相当于弯音轮,弯音范围可以在正负2到24个半音之间配置;Z轴向的按压,持续传递动态的力度信息,当然力度响应的曲线类型、阈值同样可以设定;Y轴向的滑动,传递CC74/1信息,它有一个“相对”选项设置,也很好理解,开启“相对”,你按下一个键时,会无视手指在Y轴的绝对位置,传递值为64的CC信息,然后随着手指的移动增加或减少,关闭“相对”我就不废话了。

杂项&总结

LinnStrument的可配置性异常强大,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关于MIDI乐器的设置选项都能找到,并且所有的配置都可以通过左侧面板的八个配置键组合LED大彩灯完成,非常直观便捷。由于这篇质量堪忧的评测,实在再经不起我这么写下去了,所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官网,上面有很详细的介绍。谁都不愿看说明书式的评测,这里就挑两个好玩的简单说下。


内建琶音器,好,这个说完了(因为我也不会玩呐,哈哈)。  Split Mode分离模式,分离模式把LinnStrument可以分成两块,可以左右手分别弹不同的音色。分离模式衍生出两个更好玩的模式——扫弦模式和CC推子模式,扫弦模式可以让你一只手按和弦,另一只手纵向“扫弦”;CC推子模式是让你的右手在一侧正常弹奏的同时,左手一侧则变成了八个可以横向滑动的“推子”来实时控制八个CC参数。下图为CC模式,左侧为CC推子。 


总结,终于可以总结啦。优点:传感器响应灵敏,非键盘布局(相对我个人),强大可配置性/可玩性;缺点:Y轴纵深不够(这个问题上面谈过),非键盘布局(相对陈梦儿)。 

对第一次写评测,紧张,无从下笔,文字啰嗦,逻辑混乱......不便之处,略迹原情。


文章出处 http://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