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化电子乐器创始人田进勤 x MIDIPLUS 正式合作
被尊誉为中国电子乐器之父、1979年国产第一台弦控式电子乐器(合成器)发明者——田进勤老师,被正式聘任为MIDIPLUS首席合作艺术家,成为MIDIPLUS一个重要的亮点。
MIDIPLUS总经理黄健恒(左一)、
田进勤老师(左二)、
MIDIPLUS设计总监贾逸可(右一)
田进勤老师原系太原市电子系统高级工程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电子专家,1979年发明了中国第一架弦控式电子乐器,1980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专业化电子乐器研究所,被称为“中国电子乐器之父”。
少年乐器启蒙
发明天赋初现
田进勤老师在其童年时期,便对音乐和各类乐器充满兴趣,尤其是中国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他仅凭耳音就能摸索出不少乐器的演奏方法。靠着观察、记忆和听音琢磨,他成功自制了笛子、二胡、琵琶、小提琴等多种中西乐器。
弦控式电子乐器亮相
蜚声中外
弦控式电子乐器一经鉴定,即在国内引起轰动。被全国各地数十家文艺团体购用,且半年内即有外商三次来访寻求合作。
下面是一个外国网站对田进勤老师弦控琴发明的评赞:
从1958年朦胧的电子乐器研制到1978年第一架弦控式电子乐器诞生(1979年4月鉴定),跨越了20年。田进勤老师曾尝试了多种方案试图用电子乐器表现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风格,最后使他意识到键盘式电子乐器很难细腻地实现传统乐器吹拉弹拨、揉压颤滑,变化多样的演奏效果,很难奏出民族乐器那种感人心肺的韵味。这就产生了他后来研发弦控式电子乐器的动因。
(1978年第一代弦控式电子乐器的原始样机)
1980年,田进勤老师在由上海科技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名为《电子琴》的科教片中演示弦控式电子乐器,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1980年由上海科技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名为《电子琴》的科教片——田进勤老师片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弦控制电子乐器研制成功的报道:
弦控式电子乐器被认为是我国第一台中国式电子乐器,它“开创了电子乐器民族化的良好开端,为我国电子乐器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79)
1980年又研制了【电子音声合成器】,主要用来合成自然声效如:风雨雷电,山川流水,鸟叫虫鸣,飞机枪炮等等以及合成幻想的非自然声效,如“宇宙幻音”,“外星人大合唱”等。
有独到的学术研究
探讨影响主观音色感的非频谱因素
田进勤老师不仅在产出划时代的电子乐器成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还一直在《无线电》、《电子世界》、《电声技术》等多种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专业或科普文章。除专著《电子乐器》及译著《声音的电子合成原理及技术实践》外,其学术理论探讨也不歇于笔,在专业艺术刊物上发表过《论电子乐器的乐器化及民族化问题》,《电子乐器民族化问题再探》等论文,在《科学实验》上发表过《声音的调色盘——电子合成器》,在《电声技术》上发表过《米老鼠效应机理探析》,在第14届国际声学会上宣读(并用他研制的乐器同步演示)了论文《影响主观音色感的非频谱因素探讨》,1990年在美国《EDN》上发表的电路设计获该刊最佳设计思想奖。
(论文《影响主观音色感的非频谱因素探讨》)
其中田进勤老师1992年在出席第十四届国际声学会上宣读《影响主观音色感的非频因素探讨》前的一段时间,为了缩短论文宣读时间(以便腾出时间用来演示),训练提高语速,他还设计了一种“外语助学器”供自己使用,相当于今天的“复读机”原型。
研制的其他电子乐器
同样将演奏表现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田进勤老师在他的工室里向我们展示讲解和演示了几种他60多年来研发的电子乐器及某些电声成果。
部分珍贵电子乐器成果(及纪念品)照片:
结语:
一位致毕生精力于电子乐器领域研究开发的老者,虽年逾八旬仍在孜孜不倦地继续探索创新,其求其愿、其行其为无不使我们为之感动!
这次与“中国式电子乐器第一人“田进勤老师的“牵手”,将一起展开更为成熟化、多元化的音乐版图。
文章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KRNVnx115urK2zXR2JK_QQ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
2022-03-10 00:34
匿名
不行!没有什么价值